close
最近我們的社會除了彌漫著一股因經濟衰退造成的低氣壓外,另一波不為人重視的社會現象正在萌芽,那就是老年離婚的趨勢正在流行,而且已非危言聳聽。因為日本、韓國也都有不少學者專家們正針對此現象進行研究。

照理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是何等的難得可貴呀!但為何早不離晚不離卻選在老掉牙的時候才想離婚?很久以前我曾問一位結婚已超過四十五年而主動提出離婚的女性朋友,她的回答竟是:「我和他唯一有連繫關係的就是女兒,其實我很早就想跟他分手了。只是礙於不想變成單親而傷了女兒的心!現在女兒既然已結婚了,我也該去享受自己單身的生活。」。

同樣地我也問另一位結婚超過五十三年的男性,為什麼他可以放棄一生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事業和財產,卻打算離婚後孑然一身地出走?當我追問他是否因有外遇被愛情一時沖昏了頭?他猛搖頭表示他已患有攝護腺癌,由於荷爾蒙異變和長期治療服藥的因素,使他對於性愛的刺激與興奮的追⋯⋯求不再存有任何幻想,更遑論還有體力去搞外遇或養小三;他最後只用了「一言難盡只享圖個清靜罷了!」來做結論。

以上兩則案例都沒有出現影響婚姻破裂最大殺手的第三者的感情問題,也沒有造成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金錢困境,更沒有子女養育的責任和拖累的包袱。況且不是常言道:知性可以同居嗎?就算個性不合到底也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了半世紀之久。

到底是那𥚃出了狀況?而且嚴重到真的需用摧毀一個家庭的城堡,只為圖個恢復單身生活的夢嗎?幾年以後,我再分別遇見這兩位朋友時,也許常看韓劇的讀者們會現在就搶先一步說,是否有應證了兩對怨偶離婚後可造就了一對佳偶的結局?但答案卻非如此,因為他們都是單獨的個案且彼此並不相識。

上述這位女性朋友最後在女兒女婿的極力溫情勸阻,以及丈夫的努力檢討及配合下,雖然沒有離婚卻與丈夫分居搬出去自己住,而且已在社會大學深造到博士班。

原來她婚後為了成全丈夫照顧女兒,雖徒擁有高學歷卻寧可犧牲奉獻當個稱職的家庭主婦;並一再鼓勵和安慰自己要甘願受歡喜做,所以無怨尤地長期利用先生固定的薪水,不但既要養家、侍奉公婆、栽培女兒還想法存錢買房子。幾乎在她四十五年的辛苦付出中只有滿足每個家人的需要,而徹底忘了自己的存在。而家人回饋她的除了應景三節(母親節、生日、過年)外,似乎她的所做所為都是應該和理所當然。甚至丈夫在退休後不但不知分擔,仍擺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批判者,女兒更是有了男友忘了娘。

直到有一天她從醫生口中得知患了子宫頸癌後,她孤獨地在公園𥚃痛哭流涕,才發現在一味付出的當下竟忘了也要愛自己。而自己造成被疏忽的背後竟浮沈著悔恨,因此她一面隱密病情一面接受治療,並在辦完女兒婚禮後半年向丈夫要求離婚。儘管家人不同意但她還是瞞天過海地出走了⋯而她這不告而別,不但全家人生活步調馬上完全陷入一片慌亂,但卻也無形突出了她存在的價值與重要性。

而另一位男性朋友再見時他也仍舊留在婚姻中,幸運的是家人也終於理解到他雖鎮靜,但並不表示他內心面對病魔的奮鬥和恐懼不安已消除;甚至隨日漸老化的軀體更是無助,他自認一生為妻兒作牛作馬,到頭來需要的不多,只希望妻子能多陪伴,而非老惦記著子女和串不完門子的三姑六婆及姊妹淘。他渴望家人能適度真誠地給予關照,而非一昧敷衍,甚至嘮叨和批判;諸如指責他性無能還耍性子等有損尊嚴的詞彙。

婚姻的品質不在於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於了解對方生活習性的多寡,而在於是否真正地走進彼此心靈的深處。因為瞭解比什麼都重要。適度壓力對每個人而言都是生命與生活的動力,包括婚姻,事業的經營與疾病的搏鬥在內。但一旦在奮鬥過程中因為長期壓抑或不被了解的失望,導至突然失去了動力的元素時,對某些人而言好不容易熬到的清福則變成變成了清空。

情感和情緒的波動不是年輕人的特權,即使年老甚至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是在血液𥚃浪漫地流竄。因此要如何做到在生命共同體中,不委曲自己又不為難家人,而還能真正享受婚姻的幸福感。恐怕是時下熟年朋友們要沈思,並避免陷入病變後的症候群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越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