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網路正流行一篇討論關於以前班上最後倒數第一名的學生,現在到底在幹什麼?結果「大學生了沒?」的TV節目,上星期邀我談此議題。

其中主持人問我會不會接受自己的小孩是班上倒數第一名?若為討好製作單位或觀眾,我大可矯情地説當然可以呀!但站在家長的角度,那個父母親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我是不能也不會讓我的子女變成班上的最後一名的。

 

節目中找來了多位以前是倒數第一名生,而如今均在各行各業中表現優異者,甚至其中有兩位還在進修博士班,一起來分享他們成長過程中受到同儕、師長及家人的排擠和歧視的心情故事。隔日該電視台利用新聞時間還刻意強調,像大企業家尹衍樑和許文龍也曾是吊車尾生。

 

事實上學生對學校,上課和做作業會産生恐懼、排斥、拒絕、反抗的情形,只能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探討。

 

其實除了是生理上有障礙的因素外,大部分自己會覺得天生就不是讀書料的人,絶不是因為他真的質愚或能力差。往往是家長或師長們的疏忽。既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影響人格發展的三大教育領域,包括家庭、學校、及社會均不可不負責任。

 

有些孩子對某些事務的認知和理解程度開竅得慢,則需要給予時間調適,有些漫不經心集中力較差的孩子需要更有耐性的陪伴。對於明知故犯調皮搗蛋的孩子則需在有原則之下包容。也就是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

 

曾經跌倒才知痛,書到用時方恨少。到底勵志要洗刷失敗(倒數第一名)的失落感,奮而努力終究出人頭地者是勇者的表現,但到底不成比率,而因被遭蹋導致自暴自棄,淪為幫派而為非作歹者也是不少。

 

到底學生角色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與合群,成績也許僅供參考用,因此要避免第一名的傲慢和最後一名的自卑,學校有件事可以改進的,就是廢除排名制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越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